澳洲辦事處

新聞稿 60321

新聞稿

2006年03月21日 

澳大利亞在台慶祝2006年和諧日 赴澳打工度假年輕人、新移民家庭分享澳洲多元文化經驗

澳洲一直是台灣人嚮往移民、留學、旅遊、甚至打工度假的熱門國家,為彰顯澳洲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及強調民族融合的重要性,自1999年起澳洲將每年的三月21日訂為和諧日﹝Harmony Day﹞,這一天,也是聯合國的國際反種族歧視日,有超過五千個大大小小的慶祝活動,於今天在全澳洲展開,就連位於台北市國貿大樓26樓的澳大利亞商工辦事處,也不例外,也於當日用澳洲和諧日的代表色“橘色”的汽球、花朵、橘子等,裝扮整個辦公室,因為澳洲的多元文化社會正如同“橘色”帶給人的感覺一樣,充滿活力、溫馨、和熱情,所有澳大利亞商工辦事處的員工也在這一天,以橘色做為打扮重點,澳大利亞商工辦事處華適文代表﹝Representative Steve Waters﹞也領軍打上橘色的領帶迎賓,並親自將澳洲移民簽證,交給兩個即將赴澳體驗多元文化的移民家庭,分別將前往雪梨和昆士蘭州展開新生活。

近年的國際社會,因不同文化、種族與宗教衝突,處處充滿了不和諧的氣氛,而台灣也漸漸面臨日益增多的外來移民和外籍配偶情形,因此,如何促進族群和諧, 是目前全球所面臨重要的課題之一。在澳洲約兩千萬的人口中,幾乎每四人中就有一位是在海外出生的,在澳洲的種族和使用的語言超過兩百多種,其文化多元性及包容度令人嘆為觀止,澳洲是個多元文化國家,每年都吸引許多其他國家的人,移民到澳洲,但澳洲人不會因為族群不同,而有對立或歧視對方,因為大家來到澳洲這塊土地,只有先來或後到,澳洲人也都能了解這個問題,雖然澳洲在促進和諧也有它的不完美之處,但是總體來說是很成功的模範,相當可以值得台灣借鏡。

澳大利亞商工辦事處華適文代表﹝Representative Steve Waters﹞強調,澳洲的移民來自兩百多個不同的國家,這包括因人道所接納的難民,但澳洲人不會因為種族不同,而產生對立或歧視;這些移民對澳洲的經濟、文化、及社會發展,做出許多的貢獻,他們也讓澳洲立足國際社會,更有競爭力,這當然也包括許多台灣人在內,目前約有四萬名左右來自台灣的移民居住在澳洲。華代表還利用和諧日,分享自己多元文化的經驗:『我從小在墨爾本長大,光是我住的那條巷子,就有來自好幾個不同國家的移民,他們和我一樣都是澳洲人,也都是用“G’day! mate”打招呼』。

在和諧日,澳大利亞商工辦事處還邀請甫自澳洲返台的澳洲打工度假簽證申請人與現場媒體分享他們在澳一邊打工、一邊旅遊的經驗,現年32歲的謝慧珍在布里斯本的日本餐廳當服務生、也曾在童裝店當售貨員,她還上了語文課、並當了一個月的背包客,她覺得自己變得更獨立,也認識許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澳洲人也對亞洲人非常有興趣;27歲的楚媛婷則在雪梨的咖啡廳打工,最驚訝的是見識到澳洲對休閒的重視,並能體驗到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的文化、交到各國的朋友;今年一月才自澳返台的楊明睿和張月嬌都對澳洲人的熱情、守法、友善,留下深刻的印象。

據澳大利亞簽證處陳淳處長﹝Director Catherine Genn﹞表示,澳大利亞打工度假計劃﹝Working Holiday Maker Program﹞自2004年11月起對台灣正式實施以來,已吸引超過650位台灣年輕人申請,去年十一月起更開放數項優惠措施,如上網申請,及打工度假簽證持有人若在主要城市以外的地區(Regional Australia)從事3個月的農業採收類型工作,即有資格再申請一次打工度假簽證,打工度假簽證持有人若符合審核標準,亦可在澳大利亞境內申請 “特定地區獨立技術移民”,進而申請成為永久居民。為方便申請者,今年6月將會有更新的優惠措施對外宣佈。

打工度假計劃的確是一個,促進澳台雙邊文化交流、及推動觀光值得參考的成功模式,預計將持續令許許多多台灣的年青人趨之若鶩。